北汽战旗德系车为何会消耗大量机油?最近有声音指出大众车等德系车辆的机油消耗量较高,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只是正常的机油使用情况。究竟谁的话更靠谱?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大众以及其他欧洲品牌汽车在发动机设计上并非存在技术问题所致,而是由其独特的发动机结构导致。这些汽车的气缸壁表面呈现微小网状,这些细小孔隙能够储存极少量的机油,因此在活塞运行过程中能提供更好的润滑效果,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摩擦损耗。
此外,大众等品牌汽车的活塞环具有较强韧性和弱张力,与日系车型相比,磨损程度显著低于后者。在行驶数十万公里后,其发动机会保持良好工作状态(主要指压力稳定)。
那么为何仍然会出现烧机油的情况?这是因为当活塞进行功作业(点火爆燃)下降时,汽缸壁上的微网孔内残留的小量机油部分被燃烧掉。这类设计在欧洲国家广泛应用,其对应烧失的问题远不如我国之多,因为欧洲道路条件优越,加速频繁且高速行驶,导致高转速下网孔中的少量機油更容易燃尽。
中国境内高速公路最高时速限制为120公里/小时,但大多数驾驶时间是在城市环境中,其中城区速度通常仅有40公里/小时,即便如此,也需经常停留于红灯前,这样的运作环境使得发动机构停时间长、怠速增多,从而增加了网络空间内积累的一定数量机械液体,被无意间燃烧掉。但从技术角度看,这种过度消费是一种保护发动器材(尤其是汽缸壁)的自然方式。
目前,对于德系车辆因过度消耗引起的问题,最有效策略是适当补充至一定水平或缩短换装周期。但随着里程累计增加,当汽缸壁磨损平滑化时,将逐渐减少这种额外吸收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对于大众及同级别品牌来说,每千米理论最大允许液体摄入约0.7升,但某些日本制造商标注下的标准却可能达到每千米1升。此差异反映出不同市场对于这一现象认识和处理方法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