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斓有趣的科普专栏写作 读科学外史叶 晨

江晓原长期在具有影响力的报刊开设科普专栏,《科学外史》是其历年精华结集,获得首届(2013)年度“中国好书”等多项奖项。 新版《科学外史》分为三册,作品充分体现了专栏的特点,每篇文章三四千字,紧凑明晰、行文轻松,面向大众、通俗易懂。 专栏的形式灵活性,还在于选材灵活。既有书评、影评,比如对《三体》《基地》《黑客帝国》等的解析,有助于揭晓隐藏的科学常识;也有对西方科学与科学家的介绍,不乏颠覆性,比如将托勒密称为“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伟人”,而牛顿的本质是“一个极度热衷(炼金术)的炼金术师”;还有对中国古代、近现代科学的重新认识,在历史与文化中理解传统文明,探讨中西文化交流;以及对社会热点的关注,比如UFO的谈资,老少咸宜,一度广为流传,有必要说一说。整部作品因为时间跨度大,还可以从中看出从UFO、域外文明一直到现在更受关注的量子力学、宇宙黑洞等热点的转移与科学研究方向的变化,等等。 专栏写作,因字数限制作者的发挥,有些问题言犹未尽,尚待深入。但江晓原的专栏长期稳定,采用了系列写作的方式解决这个弊病。比如“该谈谈托勒密了”系列五篇,分讲托勒密的《至大论》、星占学巨著《四书》、地理学贡献与后世影响等内容,从古希腊数理天文学的渊薮讲到近代科学兴起之后对托勒密的遗忘,并且以托勒密为切口,梳理了西方古典科学的历程。“系列”克服了专栏的单薄,较全面地呈现了立体的认识。 系列探讨显示了重点讨论。有些问题尽管没有明确写成系列,但反复出现,从相似或不同角度再三论述,也可见得作者的关心所在。 比如,中国古代是否有科学?中国古代科学成就集中在天文学领域。因此江晓原写了很多中国天学史文章,包括:周武王伐纣时见过哈雷彗星吗,古代中国有无地圆学说等,验证这些成就的真伪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这也是他对“李约瑟之问”的一次回应。李约瑟关于“四大发明”的赞誉是有所拔高的,容易授人以柄。江晓原重释“四大发明”的地位和重要程度,倡议“新四大发明”,他提出的选项包括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备选有陶瓷、珠算、交子(纸币)、农历(阴阳合历)。 这个名单是有争议的。江晓原认为,评选“新四大发明”须考虑三个原则:第一,要对中国文明或中国人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第二,要尽量保证在世界上有着尽可能大的发明优先权(不一定要绝对“世界最早);第三,要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含量。就此三个原则,江晓原提出的这些选项是否合适,本身就让人存疑。必须注意的是,《科学外史》的许多,有些是江晓原的一家之见,有些随着时间推移和科学发展已被证伪或变得不再重要,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可以用“后见之明”去否定旧时的看法,或简单地对之嗤之以鼻。科学的意义正在于不断启发,很多错误是有价值的,要理解科学的批判性和统一性。 专栏写作的“点”较为分散,在写作过程中,好的作者会保持纵贯其中的自身理念。《科学外史》渗透着江晓原的科学人文思想。当今之世是科学的时代,让我们的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技术崇拜”的“双刃剑”也带来了许多恶果与未来危机。江晓原在写作里鲜明地表示,好的科学家或科幻小说家应避免功利主义取向,以反思科学技术为己任,揭示人类具有的认知能力,把握科学的精神底蕴和历史使命,塑造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最后还是要落到我们对“科学”的认识,以及我们要形成什么样的科学观。 新闻推荐 当地时间5月22日,章子怡出席戛纳大师班,与来自全球的电影爱好者和影迷分享自己的星路历程。戛纳大师班(CinemaMaster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