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12月9日开播

在叙事及美学风格上,纪录片一方面通过既震撼又精致的文物和遗址拍摄,展现出历史细节的真实美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再现的影视化呈现手段,还原历史现场,打造别出心裁的视听语言,让历史细节、历史人物生动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立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的重大研究成果,由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物局支持、SMG(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倾力打造的8集大型系列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将于12月9日在东方卫视、百视TV同步播出。当天上午,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仪式在北京举行。

《何以中国》海报

纪录片《何以中国》分《秦汉》《摇篮》《星斗》《古国》《择中》《殷商》《家国》《天下》8集,从迈向一体化的秦汉王朝讲起,进而溯源至旧、新石器时代之交,见证中华大地的先民发展农业、定居社会、组成家庭、运行社会,建立早期信仰与文化审美,开始间的交流,形成区域古国和早期文明,开启夏商周的王朝时代,直至秦汉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历程,交出了一份宏大、深邃又生动的时代文化答卷。

一部影视化形式的早期中国文明简史

《何以中国》立项之初,国家文物局即牵头组织了多轮选题论证、学术研判,在拍摄全程中给予坚强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并在纪录片定稿和成片阶段,悉心指导团队完成了这部近年来中国考古类纪录片中的扛鼎之作。

《何以中国》剧照

该片由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任学术总顾问,近百位中国考古学家组成阵容强大的专家顾问团。该片入选中央宣传部“纪录中国”传播工程项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十四五”纪录片重点选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一至四期首席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高度评价这部作品:“既是万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缩影,也是对百年中国考古学史的真挚纪念。”在他看来,纪录片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万年以来的中国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叙事,整部作品力图展现“何以中国”之“何以”的深刻内容,“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部影视化形式的早期中国文明简史”。

在国家文物局的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下,《何以中国》共拍摄全国考古遗址、博物馆等点位230余个,足迹遍布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跋涉超过4万公里。创作组梳理学术资料共300多万字,脚本撰写字数达40万字。依据扎实、多学科的考古研究成果,在历史场景拍摄阶段共复原叙事场景220处、服装2268套、饰品1500件、道具3600余件。

作为一部“考古写史”的纪录片,《何以中国》体现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这是第一部以考古为线索,完整叙述中国文明万年发展历程、准确描绘历史脉络的影视作品。片中没有使用常见的采访,而是引导观众以沉浸的方式进入历史长河中。宏大的叙事与微观的场景复原,又恰恰体现了考古见微知著的学科研究优势。

《何以中国》剧照

总导演干超阐述《何以中国》的四层旨归:“考古写史,以考古引领,跨越万年时光,实证早期文明国家中国的发源和发展;透物见人,以大量的考古成果和文物组合,通过影视化叙事,描绘更为具体有温度的先人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连接现实,以严谨负责的治学精神,回答中国何以为今日中国的内在逻辑和动力;视听创造,创新纪录片的视听语言,并使节目各部分都具备长尾的档案价值。”

在发布会上,上海广播电视台与华纳兄弟探索集团签署合作意向备忘录,标志着《何以中国》将启动国际版的制作和传播,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双方合作可以追溯到2005年,此番为考古领域的首次合作。上海广播电视台台长宋炯明表示,《何以中国》这个项目从策划之初,就明确了想以国际化的语态打造一部适合国际传播的优秀作品,“今天我们的成果正式呈现给大家,我们更加坚定了携手优质国际传播机构来进行海外传播的决心。”

同时举行了纪录片《何以中国》的版权授权仪式,首批收藏《何以中国》的18家博物馆,包括中国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安徽博物院、山东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都是与中华文明探源及早期发展密切相关的文物收藏、研究、保护、展示、传播机构。未来,纪录片中的影像素材,将作为各大博物馆展示内容及公众教育的一部分,凭借其鲜活的视听语言,动人讲述中华文明史的精彩故事。

依托百年中国考古发现 持续发展的历史答案

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汉化育,使统一成为中国人历两千年而不变的认同。在那个四方攸同的时代里,人们在山河湖海间努力经营一生,慢慢垒就矗立历史长河中的文明。

纪录片首集《秦汉》,依托百年中国考古发现,从湖南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秦代木方、渤海湾畔的秦代行宫遗址、秦直道遗址、汉代南越国宫苑遗址、海昏侯墓等历史遗存中,解析史料、透物见人,解码秦汉王朝统一的历史进程,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史答案。

《何以中国》剧照

在叙事及美学风格上,纪录片一方面通过既震撼又精致的文物和遗址拍摄,展现出历史细节的真实美感和生命力,另一方面通过情景再现的影视化呈现手段,还原历史现场,打造别出心裁的视听语言,让历史细节、历史人物生动鲜活地出现在观众面前。

纪录片的每一个画面都值得细细品读。摄制组利用三维地图,呈现了秦汉各阶段的文化疆域版图以及地理地貌特征,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模拟还原了古代宫阙的面貌。蒙恬、刘邦、霍去病、卫青、刘贺、解忧公主等历史人物形象,则参考了秦兵马俑、汉画像砖等众多考古发现中的造型。就连南越宫苑中的梅花鹿、龟鳖,宫人清点从北边移植过来的枣树所结果实数量等一闪而过的影视画面,也都有考古实证为依托。

统一而不断强大的中国,从秦汉时代启程,建构起多元一体的文明,持续发展至今。纪录片以百年中国考古的丰硕成果为依托,以纵向时间为线索,追溯中华文明的根基、发源与早期形成和发展。正如中国考古学泰斗严文明先生所说:所谓“何以中国”,即用考古实证追寻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持续发展”的历程故事。

独特的中华文明如何形成?秦汉之前是否有更早的中国雏形?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是否可靠?中国文明五千年是否可信?纪录片《何以中国》创新性地采用倒叙手法,从秦汉开始,溯及过往,追随考古学家的脚步,回答“何以中国”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