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总动员影评国产爱情电影逆袭避免烂片陷阱

然而,第二天票房就急剧下降至破千万,一同崩塌的,还有它的口碑,豆瓣评分2.7,最高赞的影评让人哑然失笑:“现在的电影可真有意思,明明可以直接抢钱的,非得要请看电影”。同在情人节上映的另外两部电影《好想去你的世界爱你》《不要忘记我爱你》,更是无声无息地消失于公众视野,如今排片还不如熊出没、喜羊羊。 这三部情人节档的电影,在首日联手拿下了令人瞩目的2.6亿票房,但仅仅一天便被打回原形,其票房生命只持续了一日。以失忆、绝症、奇幻和青春疼痛等为主体套路化内容,他们凑齐了偶遇错过伤逝等老套桥段。它们不愿深入探讨爱情本质,也不愿费心思去讨论真正的人际关系,更懒得讲一个简单的情感故事,只想着演员通过眼药水制造廉价泪水,就像是生死不渝的情感。不过,这似乎就是他们认为是永恒且不可或缺的情感表达方式。

爱情作为人类永恒的话题,对于那些热恋中的男士来说,爱情片也是必需品。不只是情人节档,被称为“白色圣诞”的3月14日、“我爱你”的5月20日、七夕、中秋节和新年这些特别日期,都可以算作是“泛性别档期”。然而,这些特殊时刻却成为了制作方快速赚取利润的一种方式。

营销策略与选择合适时间成为成功商业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近年的中国影史中,有几部国产爱情片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如《前任3》获得了高分,《后来的我们》斩获13.61亿元票房,而上映于七夕期间的小说改编之作《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则收入5亿元,《你的婚礼》在五一档收获7.89亿元票房,而《我要我们在一起》的成绩也超过3亿。此类电影都强调“催泪”,拥有相同的心理密码——忘不了过去的情侣,无法回到美好的往昔。这并不关心质量或口碑,只看的是发布时间,是营销策略。

这些所谓为观众订制而生的作品几乎没有例外,每个都能提供一种让观影体验变得痛苦难受的情况。而国产出品的浪漫电影正在迅速变成烂片领域的一个重灾区。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不论是在经典华语浪漫映画如《甜蜜蜜》、《花样年华》的光辉岁月,或是在近年也有优秀作品出现,让人们对这类型电影保持信心。例如,上映于去年的徐峥和马伊琍领衔主演的大型浪漫喜剧《恋神话》,展现了一种不同的可能性。在这个故事里,不再年轻但仍充满活力的角色们,以独特上海风格展开市井烟火生活趣味十足,同时又带有一丝诚恳,它讲述的是平淡生活中的趣味与真实感,是一种认清生活并热爱其后的态度。但即使这样的作品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却因与那些具有工业糖精滋味道但不足以引起共鸣的事物相比显得黯然失色,因此导致收入较低。这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当只有依赖营销策略和特殊时期红利来吸引顾客的时候,将会不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浪漫喜剧变得单调乏味甚至空洞,最终沦落为某个特定时期附加产品?

最终,我们相信消费者会用购买力投票。一系列新拍摄并未取得预期效果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当追求短暂快乐而忽视质量生产者最终将被淘汰。如果从业者继续专注于生产那种只能短暂满足需求但无法触及内心深处共鸣的事物,那么他们迟早会遭到市场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