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时代的浪潮中,网络视听内容生产经历了由量到质的转变。从业者逐渐走出了探索中的迷茫,开始向精品化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一批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在网络用户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和热烈的反响。
以青春化、个性化视角展现现实生活和历史风云 深刻理解时代精神,积极表达主流价值,一直是影视创作的重要主题。尤其是在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频现的情况下,很多影视创作者紧跟历史潮流,主动参与到表现现实、见证历史、展望未来的艺术创作当中,在整个行业形成了一股创作风潮。
我们欣喜地发现,脚踏实地、聚焦当下社会热点与民生话题的网络视听作品越来越多。网络电影如《草原上的萨日朗》《毛驴上树》《绿皮火车》《藏草青青》《我来自北京》系列,以及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的田野上》,纷纷着眼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在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真情为力量打动人,以精良的质感吸引人。
除了传统电影和电视剧之外,还有微电影和短视频在推动主旋律影视创作形式革新方面发挥作用。如张艺谋导演的竖屏美学微电影系列,以及贾樟柯执导的一些短片,这些作品形式新颖,对于丰富主旋律多样性的有益补充。
多屏互动、社交传播使主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在当前多屏互动、碎片阅读日益成为主要传播态势的情况下,网络视听作品不仅打破了以往传统影视频道时空禁锢,而且持续借助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分发与社交传播,为推动网络视听主旋律作品走近大众,使得主流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做出了有益探索。
这种探索主要在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传统大型视频网站,如爱奇艺出品通过会员付费等方式加大用户黏性,同时尝试开发具有网路特色的节目和作品。此外,还有一种类型是通过新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将原有的内容进行通俗化趣味化转译,并通过二次分发及圈层传播,使相关内容迅速传播开去。这两种方法都有效地提高了观众对这些内容的情感联系,从而增强了它们所承载价值观念对年轻一代影响力。
总结来说,由于资源汇集、新技术应用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加之政府部门对于优质文化产品给予支持,有利于提升整体质量水平,让更多优秀品质作品能够进入广泛观众群体,从而促进文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并推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为构建更加繁荣昌盛的人类文明提供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