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人紧握智能设备的当下,交流往往容易陷入沉默,科技给了大家合理逃避社交的理由,一年聚会一次的机会成了大家难以忍受的任务,走亲戚的意义被淡化。奔赴一个又一个家宴成为了年轻人过年的主旋律。经历过2021年的就地过年,年轻人去哪里过年开始各有想法。
想回家的年轻人,或许是小镇青年,他们可能是两年没回家的,这些人给出了必须回家的理由:“我妈早就给我准备了她自己做的牛肉丸,准备给我寄过来,可是北京的水煮不出福建的味道。” “我妈视频说我胖了,我想她一定是怕一个人过年孤单,让我回去证明一下” “只有回家,我才知道原来我也是个被喜欢的人”
…… 不准备回家的年轻人,也有很多理由来证明:回家过年的确不会提升幸福感,他们怕被陌生人的目光打量、被亲戚盘问、被夺走手机尬聊、被催婚催小孩催二胎、比对“别人家的小孩”…… 一到过节,社交恐惧症也更加普遍。
而且,就算回到老家,只是在那里度過一天,不同於平日,更需要长辈提醒才能记起過往如何過節。無論在哪裡,每個人確實需要在這個春節好好照顧自己。每個人都要過,但當代青年們各有各的心情。
不同年代青年人的過節趣事
為了讓青年安心過節今年各個城市和企業都是操碎了心發錢發券免房租景區門票齐上陣。合肥开展“留肥紅包”派送行動,每人1000元;各地運營商爭相贈送10~20G流量包;多家快遞企業宣布“春節不打烊”,控制涨價範圍;電影院排片間隔限流兩手抓......
其实不同时代的大型企业和城市,在让青少年享受节日这件事上同样用心,就像建国初期他们为节日准备的一切。而建国初三十年的春节,是唱着《东方红》看《铁道游击队》连环画长大的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在物资匮乏的时候,将新衣服穿出去成为了一种仪式感,而现在,无论是奢侈品还是快时尚品牌都能在春节档口提供各种新衣搭配。
那时候并没有买一件成衣的事,而父母要到供销社为子女们裁剪一件新衣服,过节期间最吃香的是街角小店里的裁缝。不仅如此,还有一份由长辈带来的礼物——货币。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今天仍然有人说“我只愿意拿命换钱,不愿意回到过去”。
对于那些选择留在城里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更关注收入、喜好和自我,而不是传统习俗。而对于那些住在农村的小镇上的孩子们,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在外工作一年后急忙赶回来按照传统习俗完成各种仪式。这场关于如何定义家庭与身份以及文化认同的问题,是许多青少年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看到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一点。在1979年的中国,大部分人们还处于经济困难中,那时候的一些新的产品,如蛋香饼干巧克力棍糖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而当代,则拥有可口可乐这样的外企进入市场,这成为了第一个进军中国市场的大型外资企业之一。此外还有喇叭裤镜头录音机这些时髦商品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所体现出的变化。
1983年的中央电视台举办第一届春晚,从此改变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到了90年代,那时候BB机别上了裤腰间,有线电话开始安装电话拜年成了新的风潮。而到了2002年移动和联通握手言和短信拜 年成为了新的潮流。但如今微博微信已成为社交媒体平台,让祝福信息更加及时丰富多彩。
如今30岁前后的青年们,当谈及2015年のSpring Festival,即便他们拿着手机摇晃也要72亿次,最峰值时达到8.1亿次。当你问你的朋友“你有敬业福吗?”这个问题变成了年度热词,并且迅速蔓延开来,以至于人们甚至认为这是必备的情谊或者友谊测试标准之一。
然而,对于越来越多的人来说,“宁愿拿命换钱也不愿返回过去”。他们宁愿待在城市里加班工作或从事其他活动,因为对他们来说,与其担忧传统习俗,不如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因此,对于一些留守城中的青年来说,与其返回乡村,不如继续追求都市梦想,这就是为什么尽管疫情影响了很多计划,但许多年龄段的人选择留在地市继续自己的生活而非返回乡村进行“返乡”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