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有人说北汽越野车等中国品牌车型有烧机油现象,而另一些人却认为那不是烧机油,只是机油消耗量较大而已。到底谁的说法更准确?
首先,北汽越野车等中国品牌车型会发生烧机油这一现象并不是发动机的技术质量问题,而是由发动机自身特点造成的。
这些车型的发动机会在显微镜下呈现为网状(一般看自然感觉是光滑的),这些细小的网孔都可以保存微量的机油,因此活塞在汽缸中上下运行工作时就会比平面汽缸壁的润滑性能更好,也就将活塞环和汽缸壁之间的磨损降到了最低。
另外,北汽等中国品牌车型的地盘环韧性较好,张力的深度弱于日系车,这样的匹配自然也减少了气缸壁造成的磨损,所以德系欧洲车型在行驶了几十万公里后,其发动机气缸壁磨损要比其他車型小许多,发動機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主要指氣缸壓力)。
那為什麼會發生燒機油呢?由於活塞做功(點火爆燃)時,氣缸壁的小網孔中留下的機械保護液也會被燃燒掉一些。這種發動機氣缸設計形式,在歐洲國家使用,那樣燒掉較多,但在我國使用則較少,因為我國道路較差,大多數車輛是在城市中行駛,每個路口都有紅綠燈,這樣長時間停留不運動導致每個路口需要熄火重新啟動,使得每次啟動時更多地從網孔裡吸取進去大量防護液物質,這樣就使得當它運轉後所產生的灰色煙霧增加而引起了大家對於「燒掉」的恐慌感覺。但從技術層面分析,這些灰色煙霧正是對於發動機保養的一種有效手段。
目前針對「燒」掉過多機械保護液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定期檢查並替換老舊或損壞失效部分,以及適當地調整開關策略,以減少頻繁啟閉引擎帶來的人體負荷與經濟成本。隨著車輛里程增加,並且修理與維護技巧提高,用戶可獲得更加持久耐用的自動化交通工具。此外,由於市場競爭激烈,一些車廠開始提供更高效能、環保、新科技產品以滿足用戶需求及提升銷售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