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0元买一副眼镜的世界里,皓哥想提醒大家关注两个榜单。一个是诺贝尔奖,每年都会颁发给那些在科学、文学和和平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另一个就是天猫小黑盒的新品大赏榜单,它每月最后一天发布当月全球新品大赏,这两个榜单虽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都是榜单文化的衍生品。
说到榜单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带仪式感,以集锦的方式,让人们快速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不过,在不同的时代和需求下,其肩负的使命也不同,皓哥以诺贝尔奖、小黑盒新品大赏分析一下榜单文化的底层逻辑。
撰文 钱皓,陈国国亦有贡献
排版 千亦
01
领域不同、做法不同
相同的是“宁缺毋滥”
如果说诺贝尔奖代表的是经典榜单,那么天猫小黑盒新品大赏则是行业新秀。来自不同时空的两者,在领域聚焦和评选、发布方式各不相同,但在“榜單权威”上有着同样的指标性。
02
以榜單之名,做領域之眼
正如信息论创始人香农所言,信息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而经过筛选和甄别的榜單,可以在信息海洋中为人们提供灯塔,让人们去了解行业最新、最权威的事实成果。
03
從諾貝爾到小黑盒:兩個世界間對話
从诺贝尔奖到小黑盒,从科学研究到消费生活,从严肃学术到时尚潮流,这两种不同的列表背后,都有着共同的一面——它们都试图通过一种既简洁又精准的情报传递来影响我们的选择,而这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大游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