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界的探索与创新中,网络视听内容生产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不仅为助推这一过程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也对主旋律影视表达多样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近年来,网络视听内容生产发生了由量到质的提升,从业者逐渐走出了探索中的迷茫,开始向精品化方向掘进。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精品力作脱颖而出,在网络用户中获得较高的评价和热烈的反响。人们惊喜地发现,除了“爽感”、“甜度”、“反转”之外,还能看到那么多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多样灵活的艺术呈现和润物无声的价值表达。这些尝试不仅为助推网综从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做出有益探索,也从题材内容、风格形式、传播渠道等层面对主旋律影视表达多样化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以青春化、个性化视角展现现实生活和历史风云,是影视创作的一大主题。尤其是近年来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频现,很多影视创作者紧跟历史潮流,主动参与到表现现实、见证历史、展望未来的艺术创作当中。在整个行业形成了一股创作风潮。这几年,相关政府部门在引导网络视频网站走精品化道路时,加大了科学规划布局选题,对反映现实生活礼赞伟大时代作品提供支持。在几方合力之下,与观众沟通互动更加直接有效,而非单纯依赖于广告宣传或商业模式。
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脚踏实地聚焦当下社会热点与民生话题的网络电影如《草原上的萨日朗》、《毛驴上树》、《绿皮火车》、《藏草青青》、《我来自北京》系列,以及网络剧《约定》、《在希望田野上》,纷纷着眼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支援边疆等时代主题,在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宏大的背景下聚焦扎根乡村扶贫干部普通百姓创业者支教老师等洞察变化过程中的那些细微褶皱。
相较于传统影视频剧,大屏幕适应移动优先传播生态要求更小,更经济制片成本低,有时面对正在发生的事实能更快速灵活做出反应,在聚焦某些具有时效性的新话题、新趋势、新现象方面拥有天然优势,如《中国飞侠》的故事线穿插个人英雄主义情节,以普通劳动者的辛酸热血追求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小确幸。
此外站在重要时间节点回望历史也成为网综一大亮点,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情景如《浴血无名川》,展开民族大义的情节,让固有印象中的严肃刻板讲述变得活泼起来,为不同语境提供对于主流价值理念多样解读拓展内涵外延同时增添几分醇厚韵味。
平实且网感十足的是现代美学适应移动优先传播介质特性,如张艺谋导演竖屏微电影系列以及贾樟柯执导短片等,他们都充分发挥手机竖屏特性,将故事简洁明快画面叙事集中精华,使得观众注意力集中于剧情铺排。此种方式使得随着技术发展不断突破限制,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端,都能够享受到高质量、高品质内容体验。
最后通过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分发及圈层传播,使得原本可能被忽略或看似不太引人注目的故事突然间爆红,让更多人了解并接受其中所蕴含的大量信息,并进一步促进交流理解,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融合与共鸣。这也是当前数字文化环境下的一个显著趋势,即利用社交媒介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交流机制,以加强公民之间的心理联系,并提高他们对于公共议程问题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