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海清艺术上的野心配得上张桂梅的爱心

《我本是高山》算是一个小成本电影,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动静,主要归功于两个人:原型人物、“时代楷模”张桂梅和在片中扮演她的演员海清。

上映4天收获5744万元的票房,由郑大圣、杨瑾执导,海清主演的《我本是高山》虽然在上映前有过一些争议,但随着影片正式公映,观众的评价也开始客观起来,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创作者的诚意观众一定能感受到。

《我本是高山》算是一个小成本电影,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动静,主要归功于两个人:原型人物、“时代楷模”张桂梅和在片中扮演她的演员海清。

关于这部电影的品质如何,艺绽君的小伙伴已经在《大胆开麦!〈我本是高山〉被骂上热搜第一,电影到底咋样?》一文中有详尽的解读,这里就不再重复。

这期,艺绽君想聊一聊海清,作为曾经的“国民媳妇”,她本可以在电视剧的领域里一直轻松地演下去,但她却选择了一条更加艰辛的演艺之路:在中年之际杀入电影圈。更加难得的是,她的这些角色不论是战地记者,还是农村妇女,又或者是像张桂梅这样奋斗在基层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全都是拍摄条件艰苦,需要演员不管是外形还是内心都要无限贴近的角色,这些会让有些演员望而却步的角色,海清却能做到不顾个人的形象,将自己完全交付给人物,这种创作上的全身心投入,让人敬佩!

对于海清在《我本是高山》上的表演,艺绽君认为做到了以下两点:

在外形上做到了“十分”像

演真实人物,外形上的“像”是先决条件。只有先做到“形似”,然后才能谈“神似”。

海清曾说,虽然自己已经演过很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但当新角色来临的时候,自己依然会感到以往的经验无法借鉴,“每一个角色来临时,就像是面对一个婴儿,你要学会耐心地一点点抚养他长大。因此,每一次要想把角色创作得精彩,都是一个难题。”

海清也坦承自己一开始对演好张桂梅信心不足,感觉在表演上“找不到抓手”。但好在张桂梅非常看好她,给了她很多鼓励,让她有勇气来尝试这个角色。为此,海清花了两年时间来体验和准备角色,并且亲自去拜访张桂梅,直观感受张桂梅的人格魅力。

即便是只看过《我本是高山》预告片的人,也会第一眼就被海清塑造的张桂梅外形所打动:散乱的短发,佝偻瘦削的身形,紧抿的嘴唇和缓慢但坚定的步伐,简直就是张桂梅本人的复刻版!当然,这还要归功于化妆师,一切都以真实为目的,而不是像有些女演员那样,即便是演一个农村姑娘,也要在脸上化很浓的妆。

可以这样说,在海清演过张桂梅之后,以后别的女演员再演同类真实人物,会有不小压力,尤其是在妆容上,人家都演成这样了,咱还好意思往脸上扑粉吗?

在“神似”上下了十足功夫

对比电视中真实的张桂梅,艺绽君发现她是一个很爽快的人,说话干脆有力,力量感很强,可以映照出她平常做事雷厉风行的特点。相比之下,海清饰演的张桂梅还略带点她以往“国民媳妇”的感觉,无论说话有多重,在力度上稍逊真人一些。

除此之外,海清饰演的张桂梅也接近“神似”的程度。这种效果是综合产生的,剧本的人物设定,真实人物的弧光,两者互相碰撞,再加上演员的精彩演绎,才能让人物在大银幕上活起来。

片中张桂梅最让艺绽君心动的是两句话:一是她对着学生们说:“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公平,有本事自己去改变它。”另一句是她对着自己的干女儿说:“你记住了,走到哪儿,你都是你自己。”

相比片中张桂梅对于学生的无限付出,影片最打动人的其实是张桂梅对于学生在精神上的引领作用。她给学生们灌输的是一种“在现实基础上主动争取的竞争精神”和“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独立人格追求”。理解了这两句,就能明白张桂梅为何对于“填鸭式”的高考冲刺并不反感,也会理解她对哪怕只请半天假的教师都要大发脾气。她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海清紧紧抓住了张桂梅身上的“较真”的特点,就是做事认真,认死理,为了学校的利益,关键时候能够站出来。比如省领导下来视察,她主动上去打招呼,介绍学校情况,解决了学校的经费问题;女学生排斥剪短发,她一点也不松口;当她得知工会组织为她捐款时,马上就想到要多捐点钱,但转身就拿钱给学生买了助听器。这些人物细节再加上海清演出的坚定眼神,让人看到了片中张桂梅内心的强大和为了办学理想而付出的努力。

“狠人”海清

海清表演上的转折点,是在2019年“FIRST青年电影展”的颁奖晚会上的一番讲话。当时她对着台下的年轻导演们主动发出邀请,“岁月赋予我们经验、皱纹、阅历、宽容善良、善于沟通,我们没有传说中那么不好合作……希望大家给我更多机会。”

虽然这段讲话因为涉及到多名同站在台上的女演员,而被广大网友过度解读,但从后来的发展看,海清是真的在行动上开始转型。虽然也演了像《心居》这样的家庭剧,但她投出精力最多的却是大银幕角色。

在不久前公映的由陈凯歌执导的《志愿军:雄兵出击》中,海清在片中饰演2019年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已逝前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万婴之母”林巧稚。陈凯歌这样评价海清的表演:“面对这样一位对新中国有着重要意义的医生,海清没用太多肢体动作,就通过神情将这样的‘万婴之母’形象传递给观众,这就是‘吃功夫’的表演。”

诚如海清自己说的,对中年女演员来说,演戏的机会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与其执着于演年轻漂亮的女主角,还不如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放下身段,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定位,再付出艰苦的努力,打造一条新的演艺之路来得实在。而这也与《我本是高山》中张桂梅向山里的女孩们喊出的“给我考出去,去当医生,当律师,当老师,当兵,当”逆天改命的拼搏精神是一致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清在艺术上的“野心”,配得上张桂梅的“爱心”。